果树白叶病怎样防治?

99 2023-10-21 22:52

一、果树白叶病怎样防治?

果树在生长过程中滋生很多病害,果树花叶病就是果树常见的一种病害,是一种病毒病,会对果树的生长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那么果树得了花叶病怎么办呢?果树花叶病有哪些危害吗?果树花叶病如何防治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果树花叶病的症状

果树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树叶呈现各种类型的斑驳状。典型的病症是沿叶脉退绿变黄,其余部分仍为绿色。发病轻时,叶片局部散生淡黄色或黄白色大小不等的零星花斑,不形成坏死斑;发病较重时,沿叶脉变色,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坏死斑,其中叶脉变色最明显,叶片呈黄色网纹状;发病严重时,全叶成为黄绿相间的花斑,沿叶脉变色,斑块坏死,其中大型斑块占多数。

果树花叶病的危害

果树花叶树上采集接穗嫁接的果树仍然有花叶病。果树花叶病在有些年份表现轻,而有些年份表现重,有时一连几年轻,有时一连几年重。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喷打杀菌药对其几乎无效,市场上的病毒抑制剂一类药防治效果也不明显。在花叶病表现轻的年份,对果树产量影响不大,而发病重的年份会严重影响果树果实产量。

果树花叶病发病原因

果树花叶病的病毒存在于果树根、枝、花、叶、果实中,破坏果树内部组织正常的新陈代谢,致使其营养物质和能量分别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及核酸,从而影响植物组织内部蛋白质和核酸的正常形成,而使植物组织出现病态。

果树花叶病防治技术

1.尽量不要在有花叶病毒病的果树上采接穗,防止嫁接侵染。

2.及时防治蚜虫等花叶病传毒介体。

3.全营养施肥,多施中微量元素,如硫酸硅钙镁硼肥等,这样能减轻花叶病的危害,增强果树抗病能力。

4.喷施喷宁南霉素、病毒灵等防病毒病药可有效抑制花叶病的危害。

5.加强果树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应该是:介壳虫。

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

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

局部枝条由修剪造成的小叶病还是应从少疏多截、 去弱留强、少造伤疤人手,通过修剪调节加以解决。

二、果树病灾防治

葡萄病害种类很多,有记录的就有60多种,生产上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有十多种,如葡萄霜霉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房枯病等。其中黑痘病是影响葡萄高产优质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生在葡萄植株地上都所有绿色幼嫩组织部分,如嫩果、果梗、叶片、叶柄、新稍,甚至卷须上。绿果被害,开始为圆形暗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直径可达5毫米以上。病斑中央凹陷,灰白色,边缘紫褐色至黑色,似“鸟眼”状,象豆一样,因此,得名黑痘病。发生在葡萄植株其它部位,病斑性状不规则。发生在叶子上,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可脱落,形成穿孔。病斑颜色深暗,中央灰白色,略凹陷。环境湿度大时,较大病斑上可产生乳白色粘质物为其共同特点。

防治方法。

1、早春用“护树将军”清园。剪除病组织,减少越冬病源。

2、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1次“壮果蒂灵”,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起到液膜套袋作用,不会影响果实呼吸,防果锈病,防裂果,提高果面着色和光亮度,降低残毒提高品质。同时在全园普喷护树将军杀菌消毒,减少病菌源。

三、果树病虫害的防治

果树苗期的害虫分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病害以猝倒病、立枯病为害最大。

地下害虫有蝼蛄、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衣地甲等,其防治方法有两种:一是农业防治,如精耕细作、轮作倒茬、深耕、中耕除草、选用腐熟有机肥等,均可压低害虫密度。二是化学防治,播种期防治可用药剂拌种,拌种的药剂有50%的辛硫磷乳油、40%的乐果乳油等。0.5千克药剂加入50~100倍水稀释,拌100~250千克种子。5月上、中旬用大水浇灌等措施消灭幼虫。苗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敌百虫原液加水稀释1000倍浇灌苗根。采用毒谷可防治蝼蛄,兼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

地上害虫主要有象鼻虫、东方金龟子、蚜虫、潜叶蛾、大绿叶蝉及各种食叶害虫。防治象鼻虫、金龟子类,以毒饵诱杀、留毒、撒拌药的青菜等为主。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0%灭杀菊酯3000倍液、50%菊酯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6000~8000倍液、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40%速蚧克乳油1500倍液等防治。螨类(红蜘蛛),可用螨死净、扫螨净、克螨特、尼索朗等防治。潜叶蛾,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8000~10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2000~3000倍液等防治。蝉类,可用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0%灭杀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20%敌虫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防治。

猝倒病、立枯病的防治方法有三种:一是选择适当的苗圃地,要求苗圃地地势较高,土质应为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播种前深翻晾晒,前茬作物无立枯病发生。二是选择适当的播种期,最好选择秋天播种,躲过发病高峰期。若能采用无菌营养盆育苗,效果更好。三是土壤药剂处理,播种前20天,整地后用95%的棉隆粉剂,每平方米用量30~50克,混合细土,均匀撒于地表,浅翻拌后洒水压实,播种时松土。也可在播种时用40%硝基苯粉剂加500倍细土覆盖种子。苗期喷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每隔3~10天喷1次,连喷3次。除以上两种病害外,还有褐斑病、白粉病、赤星病、花叶病等。防治药剂有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石硫合剂、甲基托布津、复方多菌灵、代森锰锌、粉锈宁、菌毒清等。特别对早期发现的花叶病,喷300倍的菌毒清加800倍C-双效微肥,连喷3遍有明显防治效果。

对已确定是病毒苗的,要立即拔除烧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