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桥镇的人文历史

环球商务网 2023-10-01 04:57 编辑:admin 246阅读

一、施桥镇的人文历史

施桥镇是一块红色土地,在大革命斗争中占有重要一面。有右牛岗农民起义遗址,有中共六霍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孝芝烈士墓。解放战争时期,张家店战役炮火涉及施桥境内将军山村望高楼旁,还长眠着烈士的英灵,记载了施桥这快大别山腹地对中国革命所作的贡献。右刘岗位于金安区施桥镇康桥村境内。1932年5月6日,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曾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右刘岗起义。

1932年3月,根据中共皖北道委指示:“凡是白区有条件进行暴动的,应立即举行武装暴动,以配合主力红军,争取第三次反‘围剿’获得彻底胜利”同时,为了牵制敌人兵力,支援苏家埠战役,中共六霍县委研究决定派汪孝芝领导右刘岗起义。

张家店战役

1936年3月6日夜,起义领导成员汪孝芝、李少柏、李成、宋仁宏(小罗汉)、陈于成等,在过龙塘陈久宏村上,秘密召开各地赤卫军大会,动员和发动赤卫军、农协会员准备旗子、袖章等,准备于5月6日(古历四月初一)进行武装暴动。并抽调青年赤卫队200人组成的战斗队,但由于叛徒告密,二乡主席李少柏被捕,3月21日在右刘岗英勇就义。后葬于双河镇六岭村。

1932年5月6日,汪孝芝、宋仁宏、陈羽成、王善文等率领特务队20人枪、青年赤卫队于成等人枪及草皮塘、埠塔寺、九十铺、陈家河、施桥等农协会员2000多人,在右刘岗召开大会,宣布武装暴动的舒城张母桥党支部,也组织150多人前来支援,大会宣布正式成立苏维埃政府,主席朱怀德,秘书李树波,下辖六个乡苏维埃:一时赤旗遍地,欢声雷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慌,九十铺刘敬之、埠塔寺李宾如、双河施汉三等反共头目急忙纠集树百人,兵分三路包围右刘岗,由于没有摸清力量,双方相持到二更,最后研究决定汪孝芝、陈于成率农协会员和起义赤卫队军向西南突围,宋仁宏负责断后掩护,最后不幸壮烈牺牲。

此间,根据组织安排,汪孝芝曾率领160多人去麻埠参加主力红军,不久又重返二区,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1932年秋后,河西苏区失陷,她率领独立营及二区苏维埃工作人员随红军主力撤到金寨,后被敌军冲散,独立营大部编入红25军。汪孝芝、张代建等申请潜回二区,准备长期开展地下工作会议。1933年4月,白色恐怖笼罩六舒大地,为开展工作,汪孝芝秘密,潜回草皮塘井上庄,结果被当地地痞周则友告密出卖,当地伪乡长陈九龙带30人枪赶到井上庄搜捕,并扬言:抓不到汪孝芝,就烧光井上庄人,杀尽井上庄人。为换取井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她毅然走出草垛。

1933年4月22日,汪孝芝被捕,26日在张店惨遭杀害。汪孝芝虽然牺牲了,但她领导的右刘岗起义和独山起义、南山起义、河西起义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六安境内四大著名暴动,永载史册,名垂千古,激励后人。。

二、李树波的名字寓意,半小时就要,急急急

树,本是树木的总称,引申指种植或建立、设置;波,原指江河、深湖海等因振荡而一起一伏的水面,后来也指像波浪一样的东西。

树立于地上,阳刚,波起于水中,柔秀,合二为一则为刚柔并济,万物可生

两个字连在一起解释,取意向可以介绍为“别树一帜,波澜壮阔”或者“玉树临风,烟波浩渺”

李的解释可说李白桃红,春和景明

三、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1990年的校长是谁?

李树波

参考答案: 与

四、介绍美食的书有哪些

哇卡卡,本人就是个吃货,但没做过。可以学习一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