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豆(明宣德青花花鸟纹盘)

环球商务网 2023-01-30 16:48 编辑:admin 293阅读

1. 明宣德青花花鸟纹盘

宣德青花大盘子真品拍卖纪录:

0425明宣德 青花海水云龙纹大盘2,875.00万。2015-11-08

0019明宣德 青花折枝灵芝纹盘2,648.00万2016-04-06

0022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盘2,408.00万2016-04-06

2. 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

二者的区别如下:

第一、 元代的蕉叶纹装饰的位置与明代有所不同:其中元代青花瓷器上的蕉叶纹主要用于玉壶春瓶、执壶等器物的颈部;而明代自永宣时期,蕉叶纹的装饰部位除了颈部外,还常用于器物的肩部和下腹。

第二、元代的蕉叶纹装饰的形态排列与明代有所不同:其中元代的蕉叶纹排列形式与元代莲瓣纹相同,每片叶自成一个单元,两片蕉叶之间留有较宽的间隙。但也有少数为两片叶子之间夹一片叶子的双层蕉叶,第二层蕉叶往往只画出主叶脉而省略侧叶脉。元代蕉叶的主叶脉是一条较粗的实线,两边的侧叶脉用细密的平行斜线表示。叶缘的变化较多,有的为全缘,叶缘用平滑的弧线画出,没有波折和起伏;有的为波状缘,叶缘用曲折较小的波线画出;有的为皱缩状缘,叶缘用曲折较大的波线画出。第一类的轮廓线一般较细,第二、第三类较粗;而明洪武时期蕉叶纹蕉叶的排列形式出现了变化。元代那种每片叶子互不相连的单层蕉叶已不再用,代之为双层蕉叶。前排蕉叶之间的间隙较宽,后排蕉叶的主叶脉由元代的一条直线变为两条平行的直线,从底部直贯叶尖,侧叶脉与元代相同,用细密的平行斜线表示。在明中期之后,装饰在不同器型、不同部位的蕉叶纹,形态各异、 变化较大。用于颈部等细长部位的蕉叶往往画得窄而长。

3. 明宣德青花瓷盘

青花瓷象征意义是后期附会的,比如 明朝时期崇尚青花罐子---象征”清白为官”(罐子谐音”官”) 清朝皇帝喜欢用青花缠枝莲---象征”清廉”(莲谐音”廉”洁)

青花瓷的文化寓意着庄重、喜庆、吉祥、进取,是儒家文化积极入世思想的自然体现。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景德镇,清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宣德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4. 宣德青花花卉纹

元代开始制作青花瓷时,缠枝花卉即是主要的纹饰题材,明代洪武、永乐及宣德时期都延续此一传统,但在花卉种类与绘画技法上加以变化,配合器形塑造出不同的风格。

5. 宣德青花盘图片

宣德青花梵文出戟盖罐。 

该罐是景德镇专为宫廷烧制的佛事用具,制作精细,巧夺天工;其胎体厚重,胎质洁白细腻;釉水肥润,白中泛青,釉厚处显湖緑色;青花发色蓝艳,有明显的铁斑和晕散现象,系宣德官窑瓷器精品,传世稀少,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通高28.7厘米的完整器。

6.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这是明代青花拍卖成交价格,它的价格是相当高的,但一定是真品,而且还是品相好的。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双5000-5000万5750万2013/6/23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4000-6000万5612万2014/10/

8 明永乐青花海浪缠枝浑莲1400-2000万5280万2007/2/11 明成化青花内梵文海石榴2500-3500万5117.5万2011/12/

6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棱4000-6000万5106万2011/4/

7 明永乐青花折枝瑞果纹梅2000-3000万4828万2014/4/8 清代的青花瓷器以清三代时期的为最高,其次是嘉道咸三代,最后的是同光宣时期的,清三代的青花官窑瓷器价格在百万以至千万以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