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小檗的生物学特性和价值?

295 2023-11-20 00:49

一、紫叶小檗的生物学特性和价值?

生物学特性:同属约有500种,我国有200种。常见栽培的有:‘矮紫’小檗(cv.Atropurpurea),株高仅60厘米,可盆栽;细叶小檗(B.poirettz),小枝细而有沟槽,枝紫褐色,花黄色。紫叶小檗为落叶多枝灌木,高2~3米。叶深紫色或红色,幼枝紫红色,老枝灰褐色或紫褐色,有槽,具刺。叶全缘,菱形或倒卵形,在短枝上簇生。花单生或2~5朵成短总状花序,黄色,下垂,花瓣边缘有红色纹晕。浆果红色,宿存。花期

4月份.果熟期9—10月份。

    紫叶小檗原产日本,我国秦岭地区也有分布.现我国各大城市有栽培。喜凉爽湿润环境,耐寒也耐旱,不耐水涝,喜阳也能耐明,萌莫强,耐修剪,对各种土壤都能适应,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紫叶小檗春开黄花,秋缀红果,是叶、花、果俱美的观赏花木,适宜在园林中作花篱或在园路角隅丛植、大型花坛镶边或剪成球形对称状配植.或点缀在岩石间、池畔。也可制作盆景。

二、红花继木,紫叶小檗,红叶李,如何区分

红花檵木和小檗是灌木··红叶李是小乔木,小檗有枝刺檵木没有枝刺

三、黑紫色塔形植物叫什么

红花檵木 学名:Lorpetalum chindensevar.rubrum 别名红桎木、红檵花。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

四、四月底开什么花??

紫叶小檗,棕榈,洒金侧柏,刺槐,绣线菊,牡丹,芍药,木香, [4月下旬,5月10日左右盛花], 紫叶小檗 紫叶小檗为小檗科小檗属的落叶灌木,又名红叶小檗,高一般不到2米,是小檗的一种变型,叶色紫红至鲜红,十分美观,是优良的观叶、观花、观果、观形树种。园林中常将紫叶小檗组成色带或丛植于花坛边缘,还可作绿篱,耐修剪,不易遭人为毁坏,是居民区绿化的好材料。 棕榈 常绿乔木,高达15米。无主根,须根密集。干圆柱形,直立,不分枝,干有残存不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并被暗棕色的叶鞘纤维包裹。叶大,簇生于树干顶端,掌状分裂成多数狭长的裂片,裂片坚硬,顶端浅二裂。叶柄极长。雌雄异株,花期5月,淡黄色,肉穗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核果肾形,初为青色,11~12月果熟,熟时黑褐色。 洒金侧柏 刺槐 豆科,刺槐属。又叫“洋槐”。落叶乔木,小枝长刺,刺由托叶所成,叶柄基部长隐芽。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全缘,椭圆形或卵形,质薄,有光泽。初夏开花,白花,有芳香,总状花序下垂。荚果扁,带状,熟时深褐色。刺槐原产于北美洲,栽培广,我国广布于东北铁岭以南至长江流域。生长快,喜光,耐干旱瘠薄。木材供建筑及制枕木、车辆。种子可榨油,作肥皂及油漆原料;花含芳香油;茎皮、根、叶供药用,能利尿、止血;叶可作饲料或绿肥。为绿化树、行道树及砂地造林树种;又为蜜源植物。 绣线菊 观叶观花的落叶灌木。叶互生,叶缘全缘,具锯齿或浅裂。花色为白、黄、粉红或紫色,花径约为0.5-1厘米或稍大,伞形花序,春夏季大量开花。抗寒性强,但晚霜可能对早花品种有伤害。宜栽植于光线充足、肥沃湿润、排水好的土壤。多用夏季嫩枝扦插繁殖。 牡丹 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园、椭园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程式为:♂*K5C∞G2~5:1:2~5,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芍药 木香 常绿或半绿攀援灌木。枝绿色,羽状复叶,小叶3枚~7枚,卵状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花白色,浓香。花期夏初。果红色 荚蒾:忍冬科荚蒾属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2-5米。幼枝紫褐色。叶对生,卵形、卵状长圆形或近菱形,长4-13厘米,边缘有于齿;叶柄长0.8-2.5厘米。4-5用开花,花序夏伞房状,直径5-11厘米 萼筒长约1.5毫米,萼檐具5微齿;花冠白色,长约3毫米,辐状。核果近球形,直径6-7毫米,熟时红色,核扁,背具2、腹具1浅槽。

五、紫叶小柏的知识

是不是紫叶小檗

紫叶小檗(F. atropuTpurea)。小檗科,小檗属。原产于日本,我国秦岭地区也有分布.现我国各大城市有栽培。

形态特征:紫叶小檗为落叶多枝灌木,高2~3米。叶深紫色或红色,幼枝紫红色,老枝灰褐色或紫褐色,有槽,具刺。叶全缘,菱形或倒卵形,在短枝上簇生。花单生或2~5朵成短总状花序,黄色,下垂,花瓣边缘有红色纹晕。浆果红色,宿存。花期4月份.果熟期9—10月份。

同属约有500种,我国有200种。常见栽培的有:‘矮紫’小檗(cv.Atropurpurea),株高仅60厘米,可盆栽;细叶小檗(B.poirettz),小枝细而有沟槽,枝紫褐色,花黄色。8一15朵成下垂总状花序,果卵状椭圆形,亮红色。

习性:紫叶小檗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光线充足及凉爽湿润的环境,亦耐半阴。宜栽植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对水分要求不严.苗期土壤过湿会烂根。移栽可在春季2—2月份或秋季10—11月份进行,裸根或带土坨均可。生长季节每月浇水1次或与其它花木同步。紫叶小檗萌蘖性强,耐修剪定植时可行强修剪,以促发新枝。入冬前或早春前疏剪过密枝或截短长枝,花后控制生长高度,使株形圆满。施肥可隔年,秋季落叶后.在根际周围开沟施腐熟厩肥或堆肥1次,然后埋土并浇足冻水。

繁殖:紫叶小檗多用播种、扦插法繁殖。10月下旬采种,洗净果肉,放于通风干燥处晾干,立即秋播或低温沙藏处理至翌年3月下旬播种,春季可以盆播,也可以做苗床开沟条播,20天即可出苗,而秋播以露地苗床播种为主。扦插可在6~8月份选当年生芽眼饱满的半硬枝条,剪成长l0~12厘米的插穗,插入土中1/2,需搭棚遮荫或全光照喷雾。此外,亦可用压条法繁殖。

病虫害:病虫害较少.有少量大蓑蛾危害,可用黑光灯或性刺激素诱杀成虫,或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防治。

园林应用:紫叶小檗春开黄花,秋缀红果,是叶、花、果俱美的观赏花木,适宜在园林中作花篱或在园路角隅丛植、大型花坛镶边或剪成球形对称状配植.或点缀在岩石间、池畔。也可制作盆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