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连续3周回升,仔猪价格突破500元/头,官方

296 2023-11-27 18:20

猪价连续3周回升,仔猪价格突破500元/头,官方

一、2022年春节今后,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多地暴发,疫情封闭区域运猪车、饲料车运输受限,销区花费也接连受到影响。

特别是广东省政府4月13日首发今年度调运新政,通知自5月1日起,暂停省外屠宰用生猪调入本省。

生猪调运站上风口,也成为生猪期价产生强势反弹的导火索。

仔猪价钱产生较大反弹

仔猪市场采购积极性较前期有较大晋升,反应了行业端果断看好后市的立场,也激发了市场较为明显的做多情感,对期货盘面形成利多。

据统计,自3月起,四川乃至全国仔猪价钱浮现上涨迹象,进入4月后上涨势头愈发现显。

四川15公斤外三元仔猪买卖均价已由3月11日的422元/头涨至4月14日的困缓480元/头,个体大场甚至已经涨至485500元/头,而7公斤外三元仔猪价钱亦是同步上涨,当下7公斤仔猪价钱报约335元/头。

综合来看,近日生猪期价的强势反弹重要基于以下原因:其一,疫情影响带动市场产生囤货的气氛;其二,调运检疫票的严厉治理影响了生猪调运,导致南方猪价上涨,北方集团场跟涨;其三,当前生猪价钱本身位于较低水平,前期连续压抑之后,给予市场价闭和钱向上反弹的空间;其四,4月18日颁布的能繁母猪存栏基础回归正常保有量水平4100万头,支持市场预期,特别是对远月09合约预期好转支持强劲。

全国生猪价钱持续3周回升,养殖吃亏有所缓解

农业农村部4月21日宣布,截至4月中旬,全国生猪价钱已经持续3周小幅回升,停止了16周持续下跌的趋势,养殖场户吃亏有所缓解。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最近三周,生猪轿尺盯价钱有所回升,主产省份已经回升到每公斤13.8元,停止了之前的16周持续降落。

辛国昌介绍,今朝全国生猪养殖均匀本钱在每公斤16元左右,2月份出栏一头生猪吃亏174元,3月份吃亏327元。

此刻的价钱还没有回到保本价,离保本价还有必定的差距。

吃亏情形,假如按当前价钱比三月份有所缓解,此刻吃亏二百多元,减亏一百多元。

节日邻近或支持猪价回暖

生猪价钱小幅回升,市场上猪肉价钱有变更吗?将来市场供需形势又怎样?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人告知记者,4月21日市场白条猪批发均匀价为16.75元/公斤,比上周同时上涨4.7%,比拟上月同时上涨17.5%。

从猪肉供给形势来看,国内生猪产能自客岁7月份以来慢慢降落,本年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85万头,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区间,加之猪价已低位运转较长时光,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跟着后期花费回暖,猪价有望慢慢回升至公道区间。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跟着五一、端午等节日邻近,花费可能会增加,支持猪价进一步回暖。

从生产方面,由于五月份前后就是产量的高峰,那么产量增加也会慢慢减缓,所以估计到三季度可能基础就会实现供需均衡。

新一轮周期打开具备四大特点

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生猪价钱高位盘整,之后猪价快速下行,2021年10月猪价跌至本钱线以下,随后小幅度反弹并再次筑底。

总结历轮猪周期打开的特点,近期来看,生猪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二季度猪价仍面临向下压力,本年下半年有望打开新一轮猪周期。

新一轮猪周期上行时段的打开具备四个特点:

一、历次猪周期均有猪相干疫情、环保政策等起因;

二、前期产能去化幅度大;

三、猪周期打开前通常会产生连续养殖吃亏;

四、猪价浮现W型的二次探底,价钱调剂到周期前水平。

本年下半年有望打开新一轮猪周期,来由:

首先,新冠疫情的重复导致团餐、旅游等花费萎缩,2022年上半年生猪价钱仍然承压。

二季度猪价进一步筑底。

近期来看,生猪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猪价仍面临向下压力。

2021年四季度出栏量同比增加8.58%,而生猪存栏量也达到近8年存栏量最高水平,2022年上半年生猪供应仍处于高位;其次,今朝产能去化速度大于前两轮周期,预期2022年5月生猪出栏量开端降落;再者,本年饲料本钱高,导致养殖利润吃亏水平高于往年,将加快产能去化;最后是,2021年10月猪价初次探底,2022年3月猪价再次降至本钱线以下,今朝价钱已与周期前水平相当。

猪价大跌,仔猪价格却突然上涨,为啥?养猪人要警惕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猪市的走势依然令人揪心,不过,近日在第四轮收储的提振下,猪价开始迎来小涨,养殖户们也稍稍安心。

但大家也知道,当前产能高位、消费低迷,猪价上涨的空间极为有限。

不过,正当猪市持续低迷的时候,仔猪价格却悄悄上涨了,并且涨幅也不算小。

要知道,2021年,随着猪价一路狂跌,仔猪的价格也更是跌到了谷底,一度跌至50-100元/头,几乎等同于白送。

然而到了今年,因为猪价持续下跌,仔猪价格也一直不景气,但是到了4月份,仔猪价格却悄然回涨,涨至300元/头,成交价格在350-400元/头。

不仅如此,各大企业还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助推仔猪销售。

这不禁令人有点匪夷所思:猪价大跌,仔猪价格为啥却突然上涨了呢?

一种看法是,虽然当前猪价还仍在低位,但是按照之前能繁母猪的数量来推算,到了5月份将迎来拐点,也就意味着从5月起生猪出栏开始呈下降趋势。

而仔猪育肥需要大约6个月的时间,正好在今年年底出栏,而市场普遍预计年底时猪价已迎来反转,所以此时采购仔猪为的是后续市场的布局。

二是因为当前受养殖成本以及产能高位的双重挤压,养殖户已深度亏损,并且自繁自养的亏损程度要高于育肥户,因为前期育肥户采购仔猪的价格较低,因此成本反倒相对比自繁自育要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愿采购仔猪进行育肥,以相对降低成本。

三是进入4月以后,天气开始回温变暖,俗话说“大猪怕热,小猪怕冷”,而气温回升对仔猪的存活率也有一定帮助。

所以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仔猪的市场需求增加,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不过,新农观认为,这未必是一个好现象。

因为关于下半年猪市反转的看法也只是大家根据去悄兆睁年能繁母猪的数据的推测,但是数据可以参考,但市场不会完全按照数据去走,尤其当前最大的一个风险就是,当大家对市场的看法过度一致时,往往会导致大家做出趋同的行为,反而可能导致市场走势偏离。

另一方面,大企业正跃跃欲试,有很多增产的措施都已箭在弦上,只等价格一反转,立刻就能补足产能,所以这么看来,生猪的产能实际上一直处于启岁高位,既包括实际的产能也包括后备的产能。

第三,今年无论是生产端还是消费端变化都有点大。

生产端主要是粮价大幅走高后,拉动了饲料价格频频上涨,虽然前不久饲料价格迎来了首次回落,但从粮价走势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均处于高位,易涨难跌。

这也就意味着饲料价格即便回落也十分有限,饲料价格处于高位,意味着养殖成本也将处于高位。

再来看消费端,当前猪肉价格可以说是跌到了谷底,甚至是“菜比肉贵”,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猪肉消费却没有明显走高。

一方面是疫情原因,导致餐饮、食堂等团餐消费下降,但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猪肉总体消费趋势的回落。

在猪肉价格高企的那两年,人们习惯性地减少了猪肉的消费,并且对禽肉的消费明显增加,再加上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推进,猪肉消费占比进一步走低。

所以,没有了旺盛猜激的消费动力,这对于猪价的反转以及整个猪市未来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仅凭借年底的灌肠、腌腊以及春节消费能否支撑整个猪市,这将是一个疑问。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