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

环球商务网 2023-04-05 11:47 编辑:admin 297阅读

上溯夏、商时期,域内共分九洲,云南属粱州的一部分。公元前世纪战国末期,秦楚两国竞相进入西南地区。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庄F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兵,其时,秦夺楚黔中地,庄F无路得返,遂“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建立了滇国。《史记》载:“庄F留王滇池,分侯支党,传数百年。”公元前221年,秦始做脊皇统一后修筑了一条经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的“五尺道”,沟通了云南与内地的联系。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云南全省疆域和境内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纯尘渗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蒙唐扩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派王然于等深入云南腹地考察并与民族首领联络;派郭昌率兵进入滇池地区。滇王常羌率先归附,西汉王朝封其为“滇王”,颁授金质“滇王之印”,并先后正式在云南设益州郡(今晋宁县)等郡,奠定了云南省疆域范围和县级行政区划的基础。东汉时期,中央王朝统治向西发展,于公元69年在今保山设立永昌都,奠定了云南西部疆域的基础。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即任命少数民族首领爨宏达任昆州刺史。公元730年,南诏统一“六诏”后,在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政权,公元738年唐王朝册封南诏皮罗阁为“云南王”。

到唐太宗时,唐王朝在云南设置的州县恢复到汉晋时期规模。南诏政权大量役使奴隶修建了许多著名的城市宫殿园林和佛塔寺庙,如大理三塔,昆明东西寺塔,苍山高河水灌溉工程,昆明金汁河、银汁河水利工程等,成为古代云南国土开发史上的鼎盛时期。

经过历代不断地修建道路,到唐代,蜀布、筇竹杖等内地物资经云南源源不断运往南亚、

西亚,形成了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

公元1274年,元朝设置“云南行中书省”,自此,“云南”作为省一级区划名称开始载入史册。其时,著名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并将省治由大理迁到中庆

(昆明)。

昆明作为云南省会亦从元朝开始。明代,朝廷取消“行省”设立“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省政府),同时设置“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号称“三司”,实行三权分立。在布政司下设府、州、县三级。明代治理云南、任用官吏时的基本规则是,“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三江”指澜沧江、怒江、红河),即位于内地的府、州、县长官由朝廷委派并有任期(流官);位于边远或少数民兄辩族地区的府、州、县、宣慰司、安抚司长官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并可世袭(土官),或者以流官为主,土官为辅,“土流兼治”,正式建立了土司制度。元、明朝时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是封建民族政策的一个发展。

明代云南的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矿冶业迅速发展,银、铜的产量居全国第一,“合八省之产,不敌云南之半”。

清代沿袭明制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道府、州、县,并在一些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特权,任命流官统治,而在边远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越南条约》。将云南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从1889年起,蒙自、蛮耗、河口等地先后被划为商埠,1905年昆明被辟为商埠;1910年滇越铁路建成,云南大锡等物资主要由铁路运输出口。辛亥革命后,废府、厅、州,只保留县,边疆部分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民国17年废道设省。在推翻清朝的封建帝制,建立和维护民主共和国的进程中,云南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有1907年的河口起义,1911年的“重九起义”和1916年的护国运动,形成“以一隅而为天下先”的声势。护国运动后,云南处于军阀统治之中。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是安置内迁企业和发展战时工业的基地。1938

年,北大、清华、南开等著名大学南迁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具有“五・四”、“一二・九”革命传统的进步师生和各方爱国人士聚集昆明,云南抗日救亡运动更加蓬勃开展。抗战初期,仅1000多万人口的云南,先后派遣20多万子弟为挽救民族危亡,跋山涉水,浴血疆场。抗战中,云南各族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即修筑了滇缅公路。缅公路由昆明至畹町,全长950.4公里,沿途越高山、过激流、穿峡谷,全线共建桥梁529座,涵洞1443个。公路自1937年12月开工,到1938年8月全线开通,出动各族民工10万余人,牺牲民工三千人以上,工伤致残者万余人。在沿海口岸被日军侵占后,滇缅公路成为重要的国际交通线,

支持抗战的大动脉。中央对云南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朱德总司令在1938年8月20日给龙云的信中说:“抗战军兴,滇省输送20万军队于前线,输送物资,贡献于国家民族都尤多。”抗战胜利后,云南各族人民在云南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昆明等城市高举“反内战”、“争民主”的旗帜,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昆明被称为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堡垒”。

1945年,在昆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沈钧儒、郭沫若、柳亚子、史良等主持了重庆各界对“一二・一”惨案死难者的追悼、公祭大会。董必武、王若飞代表中央送了花圈。12月9日周恩来在延安各界青年纪念“一二・九”1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昆明惨案就是新的“一二・九”。在12月15日写的《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一文中,号召全党和解放区军民援助以昆明罢课为标志的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活动。此后,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运动,席卷国统区,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序幕。

1949年12月9日晚10时,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宣布起义,国民党云南省政府所在地昆明五华山升起五星红旗。

当晚,卢汉向、朱德发了脱离国民政府,归向人民的起义通电。1950年2月云南全省获得解放。当年12月25日,在昆明举行云南省各族各界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标志着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云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有特色的科技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也涌现出各民族的杰出人物。云南鸡苗找明浩家禽,品种齐全,价格合理,代办托运

明代晋宁人郑和(回族)曾七下西洋,出使过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等30多个国家,是世界航海史的创始人。在工程科学方面,清道光年间的吴其睿、徐金生所著的《滇南矿产工程图略》,被认为是继《天工开物》后我国的又一部冶炼专著;清雍正年间,云南黄士杰、著名布衣诗人孙翁,经过调查勘测,分别撰写了《六河总图说》和《盘龙江水利图说》,为后人兴修滇池地区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基础资料。在医药方面,明朝初年蓝茂撰写的

《滇南本草》,较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100多年;民国初年,曲焕章创制的云南白药也享誉海内外。

云南历史上还出现了一批成就显著的数学家,如清道光年间李彪著有《律吕算法》和《筹算法》,宋演著有《勾股一贯述》,以及林绍清的《合算术》等都是很有见地的数学著作;在数学方面最有成就的熊庆来,是国际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他的关于无穷级的定义,被国际数学界名为“熊氏无穷级”。在植物学方面,有明朝赵壁著《茶花谱》,张志淳著《永昌工芳记》,现代学者方瞿仙所著《滇南茶花小志》等。

云南历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为后人留下众多艺术珍品。公元405年东晋时期立于曲靖的爨宝子碑和公元458年刘宋时期立于陆良的爨龙颜碑,其书法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南碑中的瑰宝、书法的神品。大理国画师张胜温创作的《张胜温画卷》,长33米,描绘人物637个,技艺娴熟,画工精细,被认为既是艺术“旷世天才的神品”,又是具有珍贵学术价值的传世之物。

明末晋宁人担当和尚、清代昆明人钱沣的书法、绘画也颇负盛名。在文学、诗歌方面,有明

代江阴人徐霞客写《滇游日记》,万历年间西双版纳傣族和尚祜巴勐著的西典诗论《论傣族

诗歌》。明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杨升庵,在云南居住37年,为传播中原文化,促进汉文化与兄弟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作出杰出贡献;他在云南留下的400多种书目和180多种传本,不仅是文学、史学名著,而且成为考察研究云南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珍贵资料。

清初昆明人孙髯翁撰写的大观楼180字长联,气魄宏大,雄视古今,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清末剑川白族人赵藩为成都武侯祠撰写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治蜀经验,为后世政治家所传诵。

到了近代,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传遍

全世界;广南人柯仲平,在延安时期被誉为“狂飚诗人”;腾冲人艾思奇,是中外有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此外,保山的杜文秀(回族)、弥渡的李文学(彝族)、龙陵的李鑫、祥云的王德三、彝良的罗炳辉(彝族)、大理的周保中(白族)等等,在和云南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公元前900―公元前109年,古彝族在云南地区相继建立了古滇国、哀牢国等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前并的云南等地区。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和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晋宁),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复扩建五慧搭迹尺道,更名为“西南夷道”

三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枝扰获。

城市风景(20张)

320年代,爨氏在昆川(今晋宁)称王,爨氏(见爨族;六诏)统治维持400年。公元七世纪,大约在大唐帝国兴起的同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类似部落联盟的民族政权,称为“六诏”。分别是蒙舍诏、越析诏、邓赕诏、施浪诏、浪穹诏、蒙Q诏,“诏”为夷语, 有“王”或“首领”之意。

唐宋时期,738年,巍山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

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元明清时期,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军队统一大理国,并多次派军深入缅甸中部北部西部东部,1276年建立云南行省,出现云南省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