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工程一般提点多少?

环球商务网 2023-03-27 05:34 编辑:admin 290阅读

分包工程一般提点多少?

分班工程一般看什么类型的工程,不同类型的工程利润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工程利润比较大,比如说分包的绿化工程,分包的管网工程,分包的安装工程等,利润比较大的分包工程提点一般不要超过百分之8。像一些利润比较小的土建工程,提点一般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左右。

分包工程提点,应该就是计取总包管理费。土建结构机电安装一般1-3个点,视工程难易肥瘦协商。内外装修,5-10个点,协商。

一份完整的园林预算都包括什么内容?苗木的价格如何确定?

在社会实践中,绿化工程的决算常有以下几中算法来确定。

3.2.1第一种算法

将绿化工程的苗木费列入直接费,查绿化定额套出用工费用也列入直接费,然后再套上综合费率作为间接费。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即为工程总造价。这种算法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单位不多,原因是苗木费是市场价格,如果苗木用得贵重高档,费用或察占大部分,那么业主再付20-30%的间接费是不合理的。浙江省的造价管理部门也有规定:每株苗木进入直接费的金额不超过贰百元(含贰百 元)的,超过部分作为补差处理。但明确此规定的人是不多的。只有综合性的园林绿化工程土建部分占大头,绿化苗木费占很小的比例,为省事,有的业主单位采用这种算法与土建算法靠齐。

3.2.2第二种算法

将绿化工程苗木费另列,查绿化定额套出用工费用作为直接费,间接费套用单独绿化综合费率(例如浙江省单独绿化综合费率为:特类114.6%;一类100.9%;二类87.3%;三类75.6%;四类63.9%)衫悉茄。然后将苗木费加上人工费,再加上间接费之总和乘以3.43%得出税金。

上述四项之总和即为绿化工程的造价。公式为:造价=(苗木费+人工费+间接费)×(3.43%+1)这种算法对绿化种植占绝大份额的园林绿化工程来说应该算是较为合理的。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有的专类公园如植物园,其中绝大部分苗木在形态、价格的确定上始终有业主方和监理方共同参与,施工单位在苗木采购时无利润可图。而施工单位又往往实行二级经济承包。项目部对公司又有分级承包的制度。在苗木采购时如没有差价,项目部往往无法进行亏本的施工。为此,业主方、监理方、项目部(施工单位)三家协商确定。对于业主和监理确定的苗木价格(包括其他议价的建筑材料如石栏杆等)再给出10%的管理费作为间接费,来作为工程决算费。

3.2.3第三种算法

有的业主在招标书中就明确规定,苗木费报价中包括了苗木的成本费、运输费用、种植养护费用、利润、税金等陆碰。这种算法往往出现在合理低价评审定标的竞标办法中。那么各种苗木的单价乘以各种苗木的数量,其总和也就是绿化工程的决算价,无需套用定额。这种做法是一种无序竞争,对绿化施工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于苗木种植场的参与,他们又缺乏经验,使得绿化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技术上的保证,园林的造园艺术在工程中不能充分展现出来。

问题一,看这漏裤兆里返租!

问题二,看这里!

能看到什纯拿么算什么!!!

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厅喊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2)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最典型例子是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的宽度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

(3)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见图)。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4)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上海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园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上海园林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以明•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5)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

(6)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3。

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赏面,未尝不是好事。

(7)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

园路的铺装

建议采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园路。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1)符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2)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3)新建园林,尤其上海园林,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园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4)园林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

(5)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

(6)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块料路面的铺砌要注意几点:

□广场内同一空间,园路同一走向,用一种式样的铺装较好。这样几个不同地方不同的铺砌,组成全园,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以园路的铺装来表达园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

□一种类型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装方式的块料来组成,关键是用什么铺装在什么地方。例如,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和管理。如用同一种石料,变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采一些,如我国古典园林。要深入研究园路所在其他园林要素的特征,以创造富于特色、脍炙人口的铺装来。例如,杭州的竹径宏脊通幽,苏州五峰仙馆与鹤所间的仙鹤图与环境融洽一体,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明•计成在《园冶》中对此早有论蔽伏渗述惟所堂广厦中,铺一慨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式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子铺成蜀锦。

□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环境、空间相协调,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这是施工简易的关键;表面粗细适度,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

□块料路面的边缘,要加固。损坏往往从这里开始。

□侧石问题。园路是否放侧石,各有己见。笔者认为要依实而议定:

①看使用清扫机械是否需要有靠边;

②所使用砌块拼砌后,边缘是否整齐;

③侧石是否可起到加固园路边缘的目的;

④最重要的,是园路两侧绿地是否高出路面,在绿化尚未成型时,须以侧石防止水土冲刷。

□建议多采用自然材质块料。接近自然,朴实无华,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甚至于旧料、废料略经加工也可利用为宝。日本有种路面是散铺粗砂,我们过去也有煤屑路面;碎大理石花岗岩板也广为使用,石屑更是常用填料。如今拆房的旧砖瓦,何尝不是传统园路的好材料。按虹桥花园使用情况,厚150毫米以上块石路面(通车),包含至铺砌完成,价150元/平方米以内,弹街石价100元/平方米以内(以上未包含前期已施工碎石垫层)足比使用砼路而便宜。

园路与种植

(1)与园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

中心绿岛、回车岛等;

行道树;

花钵、花树坛、树阵;

两侧绿化。

(2)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 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在车行园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

(3)要考虑把绿引伸到园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

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

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

在园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

(4)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

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是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因此设计者往往要求路比绿低,但不一定是比土低。由此带来的是汇水问题,这时园路单边式两侧,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汇水泻入的雨水口,天晴时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

(5)城市道路的绿化,与道路的性质相关有很大不同,如高速公路、高架路、景观大道、步行街等,这是另一个题目的文章了。

苗木价格根据当地市场价格,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