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绍兴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及指标标准值

环球商务网 2023-03-13 11:39 编辑:admin 297阅读

的论文摘要,仅供参考:,

标准化的评估总结的论文

摘要规范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注意的世界。从规范发展的标准水平的判断,标准化体系和标准化水平,以确定四个方面的标准化评价分析指出,规范发展的判断,标准化的标准化评估体系的标准水平不反映的整体发展,同时在国内和国外没有一个规范的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在国家层面上宏观标准化的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标准化的评价研究

介绍

实践证实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标准化是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先进的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种,杜绝浪费,促进节约的重要保障。随着日益渗透到工业,科学,技术,外贸和国内分销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提高标准和标准化水平,是中国的标准化工作的重点。目前,在国内和国外标准化评估的重点是规范发展的情况下,标准的水平,标准化体系,并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标准化水平的决心。

标准化的评价研究进展

1。摘要开发的标准化和问题

“从我们的??标准成立以来,这个角度的变化,标准化的书总结了我国的标准化。中国国家标准化研究院近年来标准化的政策和法规的发展,现有的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的制定,中国的标准化发展做了全面的总结。有学者总结和分析的规范化发展,在中国的一些行业,如农业,物流业,服务业,信息产业。

2。分析和标准化系数的标准水平

标准水平的评价方法,并指出,目前的标准水平评价方法只是标准水平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一般水平,国内先进水平3。这种评价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评价是不够全面,不够客观评价方法;三,与市场脱节。水平的评价标准应与国际标准,综合评价标准的经济,社会和写作质量标准,产品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可分为:标准化系数的品种,数量的标准化系数,重复性系数和标准化系数的值,三个部分的自然数计算,而产品成本,综合应用两种类型的指标值标准化系数,以更好地反映产品的标准化水平。

3。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

标准化的实施效果,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研究。在1975年,ISO发布的报告标准化经济效果“,它描述了国家的有代表性的研究。美国航空标准NAS1524:标准化确定计算;拉多纳,并Lasalilan的“经济效应”,1972年国家标准化松浦四郎“的原则工业标准化ISO/STACO4830:产品在国际标准化的优先级评估”。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苏联总结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颁布了七项国家标准的标准化计算的经济效果。 1983年至1984年,中国颁布了一项连续三次的评价,示范,标准化标准GB3533.1-83“经济效应”的标准化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GB3533.2-84“标准化经济效果参数计算的经济效果“和GB3533.3-84”的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标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最终在20世纪开始在这个问题上的学者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的改进。

国外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最突出的是德国的一项研究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研究标准化对经济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1960年到1996资本和劳动力数据分析,访问反映技术进步多项专利,德国用于购买国外专利的数量,以及数量标准和技术三个指标:规则。通过回归分析,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刺激。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通过促进标准和技术法规和参考德国标准化的投资达到7.7亿欧元。于2001年,自那以后的好处的16亿美元欧元的,其中有三分之一指,德国的国家经济增长是创建标准化。,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使用了类似的方法已经进行了一个研究的经济利益国家标准化,得出基本相同的结论:一个积极的作用,促进经济的规范化,标准化的,但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大小不同意。

4。评价的标准化水平 BR />目前,很少有研究评估的标准化水平。尽管许多经济利益的建议的标准和研究,但这些研究只为有经济利益的标准化评估,并作出了全面评估整体标准化水平是不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主业标准化评价体系和企业标准化评价体系。具体,更全面,规范的评价体系有以下三种:

(1)宏观国家一级指标体系,少量文献的标准化评估做探索性的研究,整理国家指标体系的标准化效率指标较粗糙的文献基础上,它是难以定量评估的标准只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没有具体指标的具体操作非常困难的。其他指标也难以全面反映标准化水平。

(2)行业中观层面上比较成熟的指标体系。农业标准化和评估系统,该系统由五个级别的指标,15次级指标构成的标准化,中国的农业,从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水平,建设水平,实现水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水平做出评价。总体而言,在指数系统从农业的特点,更充分地反映标准化水平,但系统的一些指标难以量化,在实际应用中是没有用的。

(3)微观经济指标体系的企业级一个标准的评价体系。机械工业企业的标准化水平评价方法机电工程署电气分公司于1991年发行的方式,从标准化管理机构,有关人员的素质,规范的计划,资金和条件的标准化,应该有相关的标准,产品标准化程度,标准化的实施情况和实施的标准条件和手段,治理规范,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系的建立,以及更多的项目,共10一级指标和其下属的两个指标,综合评价某一企业的标准化水平。虽然学者提出了三个指标体系,从企业管理的标准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四这两个方面的执行标准容量颁发的机电服务部评价指标体系是更具体的分析,二级和三级指标。工业企业,企业的标准化评价体系是基于评分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分工愈细密,后者的指标。然而,无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编制的指标体系,而不是广泛使用的实践和推广。

标准化评估系统的研究,总结了

总结的标准化发展的判断和评估的标准系统的标准水平,只是片面反映国家标准化水平,并不能全面标准化水平做出明确的决定。和国家三个层次的基本原则,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化评价体系基本上是相同的,相同的评价方法。标准化的评价方法,继续开拓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评价方法,的猜测评价方法,并行索引的对比和全面的法律,包括研究方法, 。主导的现有规范的评价方法涉及到使用标准产品的数量和水平的特征值的特征值?的进程或服务的其他国家的标准的确定证据的水平和判断标准或参考系统或国际规范,标准化的评价体系是多了还是少了也有一定的缺点,特别是一组指标体系有一个强大的片面性选定的指标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完全反映出来的标准化的发展。这项研究的几个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在微观层面上,很少涉及到宏观层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宏观国家一级标准的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分析:标准化简介(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23

[中国研究所的标准化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2006 [M],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6年

[3]贺振华:现代标准化[M]。北京标志着该协会的电子设备结构专业委员会,1984:161? 185

[4] BeuthVerlag。EconomicBenefitsofStandardization:SummaryofResults [R]。DINGermanInstituteforStandardization,2006:20?22

[5]人字平赵景柱邓红兵,如: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化水平, J] [武汉科技大学,2004,27:214?216

[6】利林梁杰万钧:农业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理论[J]。统计与决策,2006年, 45?47

[7]周期扛:评估的标准化在企业[J]中国标准化,1991年的水平:22?26

阿尔法

Alpha

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

指标名称 单位 权重 目标值 2010年实现值

一、农业产出效益 24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亿元 6 3250(年递增3.7%) 2288

2.粮食亩产 公斤 5 450(年递增1%) 408

3.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 % 6 20(26) 9.9(10.4)

4.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7 23000(可比价,年递增9.7%) 9118

二、农业科技进步 17

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 70 59.9

6.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 4 35 4.3

7.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 % 5 97 60.3

8.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 % 3 97 65

三、农业产业经营 17

9.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 % 5 80 31.5

1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 5 80 43

11.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倍 4 2.5 1.1

12.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 % 3 80 65.9

四、农业设施装备 14

13.高标准农田比重 % 4 60 39.3

14.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 5 85 71

15.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 % 5 90 70

五、农业生态环境 14

16.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 % 5 90 62.8

17.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5 95 80

18.林木覆盖率 % 4 23 20.6

六、农业支持保障 14

19、财政支农增幅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之比 倍 5 ≥1 1.1

20、农业贷款增幅与贷款总额增幅之比 倍 4 ≥1 1.4

21、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 % 5 60 1.2

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分数 分 100

指标解释: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规模、发展速度和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指各种经济类型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提供给社会最终产品的货币表现。200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100亿元,2010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价为2540亿元,以2008年为基期,可比价增加值为2288亿元。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农业增加值年递增3.7%(可比价),2020年达到3250亿元。

2、粮食亩产。粮食亩产是反映粮食生产水平的指标,指按当年粮食作物实际播种面积计算的粮食平均每亩产量。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35亿斤,亩产为402公斤,2010年亩产为408公斤。根据国家粮食发展规划和我省“两个率先”要求,结合我省人口、耕地发展趋势及农业科技、粮食单产潜力等因素进行测算,确定粮食亩产年递增1%,2020年达到450公斤左右。

3、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这是反映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土地产出率及农业效益的指标。列入本指标体系统计的高效设施农业指年亩纯效益达5000元以上的各类设施园艺(渔业)及高效农业等。2008年全省亩效益5000元以上的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6.3%(4.85%),2010年则为9.9%(10.4%)。综合考虑现代农业特征和我省高效设施农业(渔业)发展潜力,确定2020年全省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达到20%(26%)左右。

4、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综合反映农民生活收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2010年为9118元。根据省委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到2017年达18236元,按今后10年年均增长9.7%计算,确定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0元左右。

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这是反映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贡献份额的重要指标。2008年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6%,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1%。2010年全省为59.9%。农业部提出力争2020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率达63%,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农业科技发展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

6、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这是反映整个农业从业者素质的重要指标。持证人员是指农业从业者(指各类农业企业人员和规模农业经营者及一般农民)中持有涉农专业中等及以上职业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和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人员。2008年我省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为1.5%,2010年为4.3%。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培训情况,确定2020年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35%左右。

7、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这是反映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共服务的内涵宽广、内容较多,根据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农民群众需要,选取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服务、农业信息服务五个方面体系健全率共同反映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要求达到“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标准。2008年五个体系健全率分别为30%、10%、3%、40%、11%,平均为18.8%,2010年平均为60.3%。确定2020年分别达到100%、100%、90%、100%、95%,平均为97%。

8、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这是反映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是指通过包括省级农业网、为农服务网、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短信系统、视频系统、电视点播系统等“三网三系统”,市县电脑网站、“12316”三农服务热线、短信等 “二电一信”服务方式,镇村“信息服务站点”等服务平台和载体,对农业市场竞争主体提供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2008年我省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50%,2010年为65%。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我省对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97%左右。

9、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这是反映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农户参加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比重是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成员数占总农户的比重。2008年我省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为421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28.4%,2010年为31.5%。根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确定2020年全省参加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达到80%左右。

1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这是反映农业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是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2008年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2.1%,2010年为43%。根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标,确定2020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0%左右。

11、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这是反映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2010年我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1:1。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潜力,确定2020年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1。

12、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这是反映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是重要指标。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是指本地农产品通过专业批发、订单购销、拍卖、期货交易、连锁配送、超市、便利店、网络营销等新型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实现的销售额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比重。2008年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为60%,2010年为65.9%。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达到80%左右。

13、高标准农田比重。这是反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指高标准农田占农田面积的比重。高标准农田的具体标准参照《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目前我省高标准农田比重为39.3%,按照平均每年新增150万亩的建设进度,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根据到2020年实现人均半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确定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0%左右。

14、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这是反映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的指标,指粮油生产、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蔬菜园艺等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装备量、机械化作业和管理服务水平。2008年我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2%,2010年为71%。根据农业机械化阶段划分,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左右。

15、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这是综合反映农田水利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一项指标。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涵盖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旱涝保收农田面积比例、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比例、灌溉水利用系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标准化率等5项指标。2008年全省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得分为68分,2010年为70分,根据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确定到2020年我省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得分为90分。

16、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比重。这是反映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指标。2008年我省这一指标值为56.1%,2010年为62.8%。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我省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比重达到90%左右。

17、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这是反映农业生态功能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当前主要包括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处理利用的秸秆量和畜禽粪便量占本地秸秆和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之比,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包括秸秆气化、粉碎还田、饲料转化、用作工业原料、编制利用、食用菌栽培基料等,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方式包括制沼气、堆制沤肥及经无害化处理后直接用于还田等。2008年我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0%,2010年为80%。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确定到2020年我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左右。

18、林木覆盖率。这是反映农村生态环境和绿化水平的指标。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林木覆盖面积占土地面积(不包括大的水面)的百分比。林木覆盖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2008年我省林木覆盖率为18.1%,2010年为20.6%。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我省林木覆盖率达到23%左右。

19、财政支农增幅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之比。这项指标主要反映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根据《预算法》和《农业法》确保“两个高于”,即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当年预算安排数高于一般预算安排数增长,当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的要求而设置。近几年来,我省财政投入达到了这个比例。因此,设定这一指标目标值为≥1。

20、农业贷款增幅与贷款总额增幅之比。这是反映信贷资金对农业支持和保护度的指标。农业贷款为整个“三农”的口径。2008年全省农业贷款增长幅度与贷款总额增长幅度之比为0.68:1,2010年为1.4:1。考虑农业发展需要和涉农贷款发展趋势,确定2020年全省农业贷款增长幅度与贷款总额增长幅度之比达到1:1以上。

21、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这是体现高效农业发展保障与支持水平的指标。2008年我省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保险承保面为84.7%,但高效农业保险承保面很低,2010年仅为1.2%。根据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要和我省实际情况,将高效农业品种如蔬菜、花卉、果品等逐步纳入保险范围,确定2020年我省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应达60%。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足用,谁笑腹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