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结婚习俗?

环球商务网 2023-08-22 20:07 编辑:admin 297阅读

一、骑驴结婚习俗?

       即牵一头装备好的毛驴去让新媳妇骑上娶回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求、六十字年代初,抬轿娶亲的习俗被政府制止,人们结婚娶亲改用毛驴,即用一头头毛驴来取代轿子。

       因娶亲工具的变化,骑驴娶亲与抬轿娶亲的物品携带稍有变化。新媳妇所骑毛驴上被褥是新娘妇洞房用的被褥;驮行李的毛驴虽然减少了新媳妇洞房用的被褥,却增加了一块遮盖的单子和原由新媳妇拿的儿女馍馍。

       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农村道路的建设,骑驴娶亲又取消了脚夫和驮行李的毛驴,改由人力架子车或畜力架子车拉嫁妆,走在队伍的最后。在当时,有一辆架子车比现在拥有一辆小轿车都要神气,也是陕北人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精神的胜利成果。

二、谁知道十三省里好象是大脚女人骑着毛驴娶嫁

那是第一集里的哦,后半部分的。大概开始半小时左右柴宝就把驴丢了。呵呵

三、陕北民俗的民风习俗

陕北民俗文化以六怪著称

陕北一大怪,羊肚子手巾当帽戴

陕北四季分明,夏日醋热难当,干活时围一块毛巾,既可消暑,又可吸汗。冬季天寒地冻,羊肚子手巾将头一包,胜过戴顶大棉帽。春秋时节黄沙漫天,羊肚子手巾便成了最好的防尘头巾。陕北早晚温差较大,陕北人认为头是人体最怕凉的地方,头不凉,体无恙。因此,陕北人形成扎羊肚子手巾的习惯。

陕北二大怪,洋芋当饭不当菜

陕北土地贫瘠,适宜洋芋生长。从古至今,洋芋就成了陕北人的主食。陕北人有心,将个洋芋蛋子做出了数不尽的花样;洋芋擦擦、洋芋馍馍、洋芋丸子、洋芋凉粉等等。陕北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洋芋、顿顿有洋芋,一次没吃洋芋,也可能吃的是粉条,仍没有离开洋芋系列产品,好个洋芋,养育了世世代代的陕北人。

陕北三大怪,挖个洞洞当家宅

人文初祖耕耘在陕北,他们将凝聚着人祖崇拜的窑洞建筑首先传给了陕北人。陕北历史上又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陕北窑洞,因其挖掘简便、成本低廉、冬暖夏凉成为陕北人民的主要民居建筑。

陕北四大怪,斜跨毛驴走得快

毛驴是陕北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和耕作伙伴,陕北人昵称它为“生灵”。毛驴不仅有可爱的外表,而且生性也确实灵动,它能感觉到主人的喜怒哀乐,主人斜跨毛驴背上,铃声叮当,蹄声嗒嗒,得意之时放声高歌,毛驴也仿佛通了人性奋蹄飞奔。这生灵还能感觉来主人的用意,你若赶着它走,他懒懒散散,你若骑上它,它可能消极怠工,只有斜跨着它,毛驴便觉得主人只是临时坐在它的背上,随时可能下来,只要自己奋力奔跑,主人便会下马。于是便有了陕北一怪,斜跨毛驴走得快。

陕北五大怪,唱着酸曲谈恋爱

酸曲者,民歌也。陕北人生性浪漫,情感多以民歌表达,男女相爱,更是离不开民歌传情达意。不认识的女人可以唱“你若是我的妹妹,招一招那个手,你不是我的妹妹,走你的那个路”;赤裸裸的表白爱慕可以唱“咱们俩个拉手手,亲口口,背洼洼上一哒里走”;思念恋人可以唱“想你来!想你来!眼睛仁仁想你来!看见别人当你来……”“一颗豆豆两颗米,抱在怀里还想你”。唱着民歌谈恋爱,这在陕北是最风光的事。

陕北六大怪,羊肉按件不零卖

陕北人胸膛里有游牧民族的热血在澎拜,饮食习惯有游牧遗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逢年过节更是如此。这样的饮食习惯,反映到交易上的一大怪相,就是陕北人买羊肉从来就是论件,一只羊按四条腿分成四件,这是卖羊肉的最小单位,绝对不会再分割。你要是在陕北想买二斤羊排,不仅买不到,还会被人耻笑的,你道怪也不怪。

四、老子出潼关为啥骑驴不骑马

没骑马,也没骑驴,骑的是青牛;并且出的是函谷关,那时潼关还未修建。

五、骑驴婆姨赶驴汉主要讲了什么

陕北,毛驴,文化 骑驴婆姨赶驴汉, 咱俩好成面粘粘, 你是哥哥的命蛋蛋, 搂在怀里打颤战颤。

六、陕北的新娘是怎样被迎进门的?

陕北男女结婚时,迎新队伍十分壮观,前边有吹鼓手开道,一行人浩浩荡荡。由于山大沟深,迎亲队伍有时得走两天时间。晚上,还要在途中的村子里住上一宿。不论歇在哪个村子里,村里人都很高兴,安排食宿。 迎亲人数也有讲究,迎人送人的婆姨应为双数;男方去多少人迎亲,女方也要陪多少人送亲。迎亲的婆姨打扮得花枝招展,男人头扎崭新的白羊肚毛巾。但是深藏在花轿中的新娘却必须身穿旧羊皮袄,怀抱押轿娃娃(一个六七岁男孩子),用锅底黑把脸涂得黑漆一般,据说是为了在路上逃避鬼怪的拦截。 一声炮响,新郎所在的村子顿时沸腾起来。男女老少涌到硷畔上来迎接。吹鼓手这时也越发卖力,吹出欢乐、激昂的唢呐曲子。迎亲队伍走进院子,随着司仪“落轿”一声喊,鞭炮齐鸣,琐呐高奏。新娘踩着毛毡进人洞房。作洞房的窑陈设一新,前有供桌,桌上搭布,放米和猪肉。司仪待新娘迸窑后便宣布拜堂。司仪唱道:“一拜神灵送福来,二拜四方甲乙丁,两家儿女合婚姻,一年四季永安康。三拜公婆福寿长,钱财万贯有牛羊……” 拜完天地,新郎新娘抬上斗米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一位老年婆姨为新娘梳头,一边梳一边唱:“头一木梳长,二一木梳节节长,张家的女子跳过王家的墙。对对核桃对对枣,对对儿女满炕跑。养女的,要巧的,石榴牡丹姣得好。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戴顶子……”唱完后把新娘的头发盘成发髻绾起。最后新人喝交杯酒,开始闹洞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