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农作物(丝绸之路带回来的农作物)

环球商务网 2023-01-31 23:41 编辑:admin 287阅读

1. 丝绸之路带回来的农作物

丝绸之路上的商品流通,以中国丝绸为主要商品,“丝绸之路”即因此而得名。我国丝绸在古代的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都被视为珍品。丝路开创以后,中亚及西亚各地时行衣着丝绸。罗马帝国时期的欧洲,中国丝绸被广泛地使用。在丝路上,中国除大量出口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漆器等,还有中国的经济作物杏、桃和甘蔗等。西方通过丝路输入中国的物品也十分丰富,有毛织品、玻璃、宝石、香料等,特别还有从大宛输入的汗血马。中亚地区的农作物和经济植物,如葡萄、苜蓿等也经丝路传到中国。丝绸之路上,东西方往来频繁,除了商品贸易外,其他的交流也十分广泛,尤其是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往来。

2. 丝绸之路带回来的农作物有哪些

相互补充,调剂余缺,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3. 丝绸之路带回来的农作物叫什么

经古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农作物,丰富了我国的物种资源,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调整了居民的饮食结构,对我国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通过丝绸之路,咱们国家的丝绸、茶叶、瓷器、兴修农田水利的技术也传播了出去,造福了沿线的各国人民。

4. 丝绸之路的农产品

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业之路,是秦汉时期中国强盛的代表之一。通过丝绸,中国文化开始逐渐向外传播并取得了难得的影响力。可以说,丝绸文化是我们中国的代表文化之一,是我们的骄傲,从中总结告诉我们的道理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一个国家的强盛和他的包容、开放是紧密联系的。汉朝之所以强盛,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皇帝大力恢复生产,轻徭薄赋,让社会趋于稳定,逐渐累积了财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汉王朝通过丝绸之路积极向外传播文化,开辟了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市场,也吸引了无数商旅进入汉朝交易,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再加上军事上的无敌,使得汉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骄傲的时代,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当时中国开放、强盛的标志!

二是高品质的商品是打开上层社会消费市场的必备品。丝绸是由桑蚕丝或榨蚕丝等蚕种通过“抽丝剥茧”制作而来。作为生物纤维,丝绸本身非常亲肤,不会引起过敏,手感也非常顺滑,加上优秀的刺绣工艺和图案设计,丝绸本身就是一种完美的面料,完全符合当时上层社会对于奢华的追求。曾经的丝绸之路上,丝绸本身是可以替代货币进行各种商品交易的,可见它的高端性。当时丝绸是中国的代表产品,远在西方的国家对这种来自东方的完美面料自然是非常喜欢的。因为丝绸之路的遥远,能够运送至西方的丝绸本身就不多,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皇室专用。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国打开西方高端市场的第一条商道,为中国累积了财富。

三是勤劳永远是一个民族最可贵的品质。秦汉时期的中国,是百废待兴的,除了战国风云,还有楚汉战争都大大削弱了中国的国力,刘邦出行甚至找不到马,只能座牛车。而过了几十年,中国的汉朝就成为了东方之最、世界强国,和当时的罗马帝国称雄于世,这当中不就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开拓了这一伟大盛世吗?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往西方的商道,也是我们中国人勇于探险,勤劳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晶。

5. 丝绸之路带回来的农作物是什么

西域的农作物胡麻、蚕豆、石榴、大蒜、葡萄、苜蓿等相继传入内地,被誉作“天马”的大宛马、乌孙马、各种毛皮也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原地区。同时, 原地区的丝绸和丝织品也传入西域并经此西传欧洲。此外,伴随着屯田士兵而传入西域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经验,如铁铧、铁锄等铁制农具及代田法,还有掘井技术和冶铁技术等。

6. 丝绸之路引进作物

在丝绸之路州古代西方传入我国的有: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石榴、琉璃、香料等,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传入了我国。

中国输出的是: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也是由此路传过去的。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7. 丝绸之路传过来的农作物

特点是: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耐寒,耐旱,产量高。

小麦起源于西亚的肥沃新月地带,这个地带大体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伊拉克东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

在距今4100多年前,小麦由前丝绸之路传入,但在商代,冬麦并非小麦种植的主流,只是到东周时冬麦的种植面积才在关陇明显扩大。

小麦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8. 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农作物

石榴、棉花、西瓜。

1、石榴:

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南北都有栽培,以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石榴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喜温暖向阳的环境,耐旱、耐寒,也耐瘠薄,不耐涝和荫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栽培为宜。

2、棉花: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在宋末元初。

3、西瓜:

西瓜原产于非洲,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