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海象的作文

171 2023-11-19 02:19

海象科Odobeidae 海象科现存仅一属一种,即海象Odobenus rosmarus。海象名字中的Odobenus来自希腊语,意思为“用牙齿行走”,因为海象有时候会借助牙齿在冰上爬行,这个行为可能被最初的描述者所记录到。rosmarus则是古挪威人对海象的称呼。海象大概是最不会被认错的动物了,它的那两颗巨大的犬齿在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雄海象的象牙平均长55厘米,最长的记录可以达到1米。雌海象的象牙要短一些,平均长40厘米,雌海象的象牙也要细一些,弯一些,截面更圆一些。海象另外一个特征是皮肤非常厚,身上的皮肤一般厚达2-4厘米,而颈部和肩部的皮肤更厚达5厘米。海象身上的皮肤还形成很多褶皱,进一步增加了厚度,使皮肤形成了坚固的“铠甲”。这身厚重的皮肤可能是为了抵御其它海象象牙的攻击,也可能是用于防御虎鲸这样的捕食者的攻击。海象是大型的鳍脚类,其体型仅次于象海豹。和其它的“有耳海豹”一样,海象也是雄兽要比雌兽大很多,不过其差异要小于海狮。雄海象的身长约为3.2米,体重1.2吨,有些大型个体身长可达4.2米。雌海象身长平均约2.6米,体重平均812公斤。不同亚种的海象体型也有一定差异。海象分布于北极海域,一般分成3个亚种,不过这三个亚种是否都成立值得怀疑。指名亚种O. r. rosmarus又称西海象或者大西洋海象,分布于加拿大东北沿海、格陵兰沿海,挪威的斯瓦尔巴德群岛和俄罗斯的新地岛附近一带。太平洋亚种O. r. divergens又称东海象,分布于白令海和楚科奇海一带,其体型比指名亚种要大10%,其亚种名divergens的来源是指的其牙齿比指名亚种更弯曲,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最初用于定名的标本已经没有了,所以也不清楚当初这个标本的牙齿是不是更加弯曲。太平洋亚种现存的数量要比其它两个亚种多很多。拉普贴夫亚种O. r. laptevi又称中海象,分布于俄罗斯的拉普贴夫海一带,这个亚种的特征和太平洋亚种非常相似,其地位值得怀疑,这个亚种的数量是三个亚种中最少的。海象主要在海底获取食物,以各种贝类为主,不过有时候也吃各种其它的食物,包括虾、蠕虫、章鱼等等,偶尔还会吃海豹。捕食海豹的海象主要是雄性海象,它们被观察到用象牙杀死海豹。研究记录表明捕食海豹的行为和海象局部数量增加导致食物紧缺有关。是否捕食海豹也随着海象的个体而异,有些海象经常会捕食海豹,这样的海象肝脏中聚集了大量的维生素A,多到可以使人中毒的地步,同时,也经常会带有寄生虫,当地的因纽特人在捕捉海象的时候会避免捕捉这样的海象,据称他们可以从外表上辨认出来海象是不是经常吃海豹。 找到了,希望给你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