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手树苗盆景养殖方法?

环球商务网 2023-10-10 17:35 编辑:admin 299阅读

一、金佛手树苗盆景养殖方法?

1.

充足光照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因此养殖金佛手时要让植株接受充足的光照,通常情况下每天要让植株接受4~6小时的光照,光照强烈时要适当的给植株遮阴。

2.

合理浇水

金佛手对水分的需求量不高,种植时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来给植株浇水,春秋季温度适中,需要每周给植株浇水2~3次水;夏季温度高,空气干燥,需要每两天给植株浇一次水;冬季温度低,空气湿度大,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3.

配制土壤

金佛手喜欢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养殖时可以将腐叶土、园土、河沙按4:2:1的比例混合配制土壤。

二、佛手梨那里有买?支

商家已缴纳 2000元诚信保证金

承诺在线交易

虚假价格赔付

货不对板赔付

价格

佛手苗

¥10/株

50-199株以上

¥8/株

200株以上

商品评价(2)

好评率100%

h*******0

物流速度很快,老板很负责,根强苗壮,希望多多合作

孙建斌

店铺等级

1级

店铺评分

5分

进店逛逛

他还在卖

全部商品

梨树苗 杜梨根秋月梨苗

¥7.5

美早苗

¥6

红富士苹果苗,现挖现发基地直供

¥2.8

商品详情

货品描述

本基地供应秋月丑梨佛手阿巴特南水华山丰水玉露香车轴梨苗及苹果苗。现挖现发

交易须知

鲜活植物因品类特殊性,下单前请跟卖家仔细沟通货品生长情况及种植注意事项,约定好发货时间,成活率,售后范围及售后标准,发货后无特殊情况不得无故拒收,如发现有漏发、错发、少发、耗损严重等情况,请于到货后24小时内签收验货并拍照/视频联系卖家处理。售后方式另有约定的,以买卖双方约定为准,约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卖家商品详情页售后升则搭说明、聊生意、电话约定等。

如双方多次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申请平台客服介入处理。

价格说明

1、划线价格:指惠农网平台内经营者建议参考价,并非原价。由于产品更新时间、行情波动等原因,该价格可能会跟下单时有差异,仅供购买时参考。

2、未划线价:指当前产品的价格,具体成交价格根据商品参加活动、或使用粮票、优惠券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盯毁结算价格为准。

商品编号:3881315

推荐货品

佛手苗 1-3年 佛手种植基地直营

保证金2000元

48小时发货

¥2/株

佛手苗 佛手树 栽种即可挂果 盛果期 收益高

保证金2000元

¥155/株

佛手苗种植基地,佛手嫁接苗,扦插苗,杯苗

保证金2000元

48小时发货

¥2/株

佛手苗 佛手枝条 现剪现卖 枝条新鲜 嫁接扦插均可 价格优

保证金2000元

¥0.2/棵

佛手苗佛手盆栽千佛手金佛手苗佛手树苗四季常绿

保证金2000元

部分包邮

¥3.3/棵

成交586.2元

佛手苗

保证金2000元

部分包邮

¥80/棵

成交80元

佛手苗 佛手嫁接苗,的成活,当年挂果,包技术,包回

保吵拿证金2000元

48小时发货

¥6/株

成交80元

佛手苗

保证金2000元

¥5/棵

成交26元

佛手盆栽 佛手苗 佛手盆景

保证金2000元

部分包邮

¥4/棵

成交1702元

北花一号金银花苗 包邮 包技术,成活率高,包回收

保证金2000元

48小时发货

¥0.45/棵

成交3.7万元

四季金银花苗 金银花苗四季金银花树苗地栽新品种金银花苗当年

保证金2000元

48小时发货

¥0.5/棵

成交1.9万元

北花一号金银花苗 四级金银花北花一号懒汉金银花

保证金2000元

48小时发货

¥0.5/株

成交6671元

北花一号金银花苗 北花一号,湘雷一号品种齐全,诚信第一量大签合同

保证金2000元

48小时发货

¥2/棵

成交2248元

四季金银花苗,北花1号金银花苗!

保证金2000元

部分包邮

¥0.4/株

成交80元

肉桂苗

假苗包赔

死苗补发

¥1.2/棵

成交700元

肉桂苗,桂苗

假苗包赔

死苗补发

¥2/棵

成交40元

紫花白芨苗 小白芨苗_紫花三叉大白芨种苗__云南白及批发

假苗包赔

死苗补发

¥0.6/株

成交170元

紫花白芨苗 大别山紫花三叉大白芨苗

保证金2000元

72小时发货

¥0.65/株

成交2.3万元

店铺

打电话

客服

三、川芎是什么属的??

川芎

开放分类: 植物、自然、四川、中草药、草本植物

川芎:Chuanxiong

英文名:RHIZOMA CHUANXIONG

中草药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猛基。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油室多己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2)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5ml ,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 K)。

【炮制】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略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简核【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川芎

(一)概述

别名芎劳。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qusticumchuanxiong Franch Hort.)。祛风止痛,理气活血,长肉排脓。治头痛眩晕,气滞肋痛,痹痛拘挛及月经不调,痈疽肿痛等症。在我国四川、西南、中南、华东及华北地区均有栽培。

(二)植物学特性

多年生草本。块茎呈不规则团块状。茎直立,高达100厘米左右,圆柱形,中空有节,节盘较膨大。叶互生,为2~3回羽状复叶,叶绿深裂,叶柄基部宽大抱茎形成鞘状。花白色,复伞形花序,双悬果卵形。

(三)生长特性

喜温和湿润气候,阳光充足,幼苗期忌强光和高温,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腐质丰富的沙壤上,忌连作,涝洼地。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高燥向阳、阳坡或半阳山的荒地或水地均可,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前茬以玉米(陕西和玉米间种)、洋芋的地为好,如选枝咐谨用新荒地,早点清除地面杂草、树根,集中烧毁,作肥料,提高地温。进行深耕20厘米,耙平做畦。排水好的土壤,做畦宽250~300厘米高畦;排水差的土壤,做畦宽12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

川芎用茎节(芎苓子)作种。每年地上枯萎后挖出川芎,把根上面的茎节切下来,每节有芽1~2个,每公顷用种量2250千克左右,下面大的根茎加工成商品。将种苗窖藏次年惊蛰前栽种,条栽沟深12~16厘米,株行距20~25厘米*35厘米左右,每穴放1~2块苗,芽尖向上,覆细土6厘米,底肥每公顷15000~22500千克。

3.田间管理

种后土干及时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4月下旬中耕除草。追肥草木灰2250~3000千克/公顷,腐熟饼肥750~1500千克。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二次除草,第三次7月份除草,如果作种苗用的川芎,第二、三次除草结合基部堆土,利于茎节膨大长成种苗。川芎开花时摘花,生长过于旺盛的川芎,从基部割掉部分茎秆,每丛留5~6根,以利通风透光,集中养分,保证川芎正常生长。秋天栽种,随挖随栽。在早稻田茬,做160厘米宽的畦,沟宽30厘米,深7~8厘米,8月中旬,天晴栽种,用两叉的铁耙划行距25~30厘米,沟深5厘米,栽8个苓子,株距20厘米,行间两头各栽2个苓子封口,每隔6-10行在行间多栽一行密苓子10~20个,封口苓和密苓子为补苗和山区栽种苗用,苓子平放或立放,用农家肥覆土,上面盖草。南方往往在畦沟内种小麦、蚕豆类,北方在畦梗七种玉米。

冬季管理:川芎枯萎割去地上茎,除草松土,上面盖一层薄薄的土,保护川芎越冬,次年春返青后,3月初肥料充足施稀薄人畜粪一次。

4.病虫害防治

(1)黑土蚕

咬食川芎幼苗,使之生长不好。

防治方法:栽种前用致百虫0.5千克加水25千克略浸苓子。如果发生虫害,可用300~500倍25%的滴滴涕乳剂浇灌根部。

(2)白粉病

是由囊子菌引起的,夏秋季发生,叶片如复白粉,界限不明显,后期呈黑色小点,严重时叶变枯黄。

防治方法:收获后清园,消灭病原体。初期喷洒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7~10天喷1次,连续2-3天。

(3)红蜘蛛

参见甘草病害。

(4)川芎茎节蛾

又叫臭般虫,初期幼虫危害茎顶部,以后虫从茎顶端钻入茎内逐节为害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初期50%磷胺乳油1500倍喷雾,或50%马拉硫磷与40%乐果乳油等量混合800倍液喷洒。

(五)采收加工

由于地区不同采收季节各有所异。四川裁后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收。北京栽后第二年8月上旬采收。云南第二年10~11月间地上部枯萎后采挖,选择晴天,除去落叶,剪须根,泥土,节子(芍苓子)留作种苗不能日晒。按大小分开,用慢火烤干或晒干,干后放在竹箩内摇撞,撞去外粗皮、须根、泥土即可。一般1.25千克鲜川芎得0.5千克干货。加工方法有先去皮潦煮和先潦煮后利皮两种,以前者损失少,质量好,多采用。先用小刀、竹片或玻璃片将根皮刮掉,并分为大中小三级放清水中洗净,再将各级分次倒在开水中潦煮约1-1.5分钟,当颜色略发黄亮,根中心微呈黄白色时,立即捞出,在冷水中漂一下,使其冷却,防止过熟腐烂。或将根弯成圆圈以不断者为适合。如时间不够,不能褶成圆圈。潦煮后稍晾干,用硫磺熏一夜,然后摊在晒席上或用小绳、蔑条穿头悬挂在太阳下晒干,或搭架晾晒。如遇阴雨天应立即炕干,否则变色发霉。川芎质量检查以个大均匀、质坚、香气浓、油性大、无过桥秆、无虫蛀、无杂质为合格,用竹箩包装,内衬草席,置于干燥处保存,每年上半年用硫磺熏,防虫蛀。

【中药名称】川芎(《汤液本草》)

【拼音名】Chuanxiong

【英文名】RHIZOMA CHIUANXIONG

【异名】山鞠穷(《左传》),芎藭(《本经》),香果(《吴普本草》),胡藭(《别录》),马衔芎藭(陶弘景),雀脑芎,京芎(《本草图经》),贯芎((珍珠囊》),抚芎(《丹溪心法》),台芎(《本草蒙筌》),西芎(《纲目》)。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植物形态】川芎

多年生草本。地下茎呈不整齐的结节状拳形团块。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叶互生,2~3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对,边缘又作不等齐的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先端渐尖,两面无毛,仅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9~17厘米,基部成鞘抱茎。复伞形花序生于分枝顶端,有短柔毛;总苞和小总苞片线形;花小,白色;萼片5,线形,有短柔毛;花瓣5,椭圆形,先端全缘,而中央有短尖突起,向内弯曲;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药椭圆形,2室,纵裂,花丝细软,伸出于花瓣外;雌蕊子房下位,2室,花柱2。双悬果卵形。

分布四川、贵州、云南一带,多为栽培。

本植物的苗叶(蘼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平原栽培者以小满后4~5天收采为佳,山地栽培者多在8~9月采收。将根茎挖出,除净茎叶及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再用撞笼撞去须根。

【药材】根茎呈不整齐结节状拳形团块,长4~8厘米,直径4~6厘米。表面深黄棕色,有明显结节状起伏轮节,上侧有很多圆形或卵圆形的茎痕,直径5~15毫米,作凹洼状,下侧及轮节上有众多根痕,作小瘤状隆起。质坚实,断面类黄色,形成层呈明显环状,随处散有黄色小油点。有特异清香气味苦。

主产四川(灌县、崇庆)。云南亦产,称作“云芎”。

【炮制】川芎: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酒川芎: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每川芎片100斤,用黄酒12斤8两)。

【鉴别】(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油室多己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2)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5ml ,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 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 1ml使溶解,再加 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 2~3 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 2滴,显红紫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川芎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 2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性味】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吴普本草》:“黄帝、岐伯、雷公:辛,无毒,香。扁鹊:酸,无毒。李氏:生温,熟寒。”

③《唐本草》:“味苦辛。”

④《本草正》:“味辛微甘,气温。”

【归经】入肝、胆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

②《药品化义》:“入肝、脾、三焦三经。”

【功用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①《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②《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③陶弘景: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

④《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⑥《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⑦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

⑧《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②《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③《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④《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易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⑤《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⑥《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选方】①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孑(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②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③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④治风热头痛:川芎一钱,茶叶二钱。水一钟,煎五分,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⑤治妊娠腹中痛(胞阻):芎劳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六两。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⑥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⑦治产后血晕: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荆芥穗(炒黑)二钱。水煎服。(《奇方类编》)

⑧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怀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⑨治新产块痛: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男女科》生化汤)

⑩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全幼心鉴》)

【临床应用】治疗心绞痛

取川芎、红花各等分,制成片剂(每12片含川芎、红花生药各5钱),每次4片,日服3次。4~6周为一疗程。治疗84例(其中10例全程加葛根黄酮片,每日3次,每次20毫克;2例于用药2周开始加服乳没片),结果显效9例,改善57例,基本无效17例,加重1例。据观察,病情的轻重与疗效无明显关系;加服葛根黄酮及乳没片者,疗效未见提高;服药后对血脂质影响不大。60例跃服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停用者20例,减量者15例,部分病例的心电图显示好转。

【药理研究】

* 扩张血管

川芎嗪

①解除血管平滑肌(主动脉条)痉挛(肾上腺素、氯化钾引起)。

②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结扎冠脉引起的心肌梗死病变程度。

③扩张脑血管 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分布较多;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

阿魏酸

①增加冠脉流量。

②α受体阻断,抑制主动脉收缩。

* 抗血栓形成

川芎、复方冠心Ⅱ号方:体外抗血栓形成(血栓长度↓ ,血栓干湿重↓)。

川芎嗪 提高血小板中cAMP含量,降低TXA2活性;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已聚集血小板解聚。

阿魏酸钠 TXA2合成酶抑制剂 ,抑制血小板聚集。

* 解痉

藁本内酯 ——气管平滑肌痉挛;

阿魏酸、川芎嗪 ——子宫平滑肌痉挛;

水提或醇提浸膏 ——小肠和子宫。

【方剂】

方名: 一奇散

处方来源: 《医钞类编》卷十七。

药物组成: 当归、川芎等分(俱酒洗,炒),生姜5片。

主治: 产后血虚头痛。

用法用量: 焙干,同煎服。

方名: 一捻金散

处方来源: 《御药院方》卷九。

药物组成: 蝎梢2钱,川芎1两,华阴细辛半两,香白芷半两。

主治: 牙齿疼痛。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 每服少许,以指蘸药擦牙痛处,吐津,误咽不妨,不拘时候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核槐岁能与主治】 活改睁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明皮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