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管理技术(大姜技术指导)

环球商务网 2023-02-01 13:09 编辑:admin 295阅读

1. 大姜管理技术

1、补苗、中耕除草出苗后发现缺苗的应及时用继续催芽的姜种补;后应进行第一次中耕,深3-4厘米。以后每隔20。进行第二和第三次中耕除草,锄土可深至6-7厘米。如遇大雨后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2、追肥姜是耐肥植物,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应进行多次追肥。最好在姜的生长前期即立秋前分期施下。

第一次在苗出齐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

第二次在立夏之后,在株间开穴,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

第三次在芒种后,于株侧开穴,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

第四次在立秋前,在植株另一侧开穴,每亩先施花生麸100公斤,后施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施后培土于植株周围,厚约5厘米左右,以利根茎生长。

避免根茎长出地面,但培土不宜过厚。

如果姜苗长得较差,则可增施一次追肥,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公斤。

3、排灌出苗之前,畦土表面宜保持干燥状态,以提高土温,利于出苗。出苗后的整个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到天旱,则在傍晚浇水。

在雨季,大雨过后,地内积水时,应及时疏沟排水,避免积水淹没根茎,影响生长或导致病害发生。

4、搭棚遮荫生姜不耐高温,忌阳光直射,稍喜阴,因此,没有遮荫物时,宜在出土后及时搭棚,棚高1.5米左右,棚上盖草,使田面呈现花影为宜。不宜间种作物,避免影响产量。

2. 大姜技术指导

        一、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地种植,忌连作。

        二、整地和施基肥

        播种前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作基肥,施后要充分犁翻耙匀。分畦开沟,每畦宽1米,畦高20公分,并在畦面横开播种沟。

        三、种姜处理和播种

        播种前先将姜种置于阳光下晒2天,然后用2%福尔马林浸种消毒6-8小时(注意消毒后要用清水洗干净),或用农用链霉素浸种消毒6-7个小时。播种适期为3月初至4月中旬,播种规格一般为株行距0.25米×0.4米,每亩播种姜块3500-4000个。

        四、田间管理

        1、适时追肥

        苗期追肥以轻、淡肥为主;以后重追肥两次,第一次是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时是孙姜旺长期,是生姜的吸肥高峰期,亩追施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第二次是在9月上旬-10月上旬,此时是生姜块茎迅速膨大期,亩追施复合肥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

         2、适当遮荫覆盖

        夏季气温高、日照强,对生姜越夏极为不利,做好遮荫覆盖十分必要。可在畦边间套种玉米、大豆等作物或搭棚遮荫。同时在姜行间覆盖稻草,减少地面辐射,增加土壤湿度。

        3、水分管理

        生姜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要求灌“跑马水”,畦沟渍水时要及时排清。

        五、病虫害防治

        1、防治姜瘟:播种前选用无病种姜,做好种姜消毒。发病初期喷施农用链霉素或叶青双或波尔多液,每隔15天喷一次,共喷3-4次。重病株要及时挖除烧毁,并在姜穴撒石灰消毒。

        2、防治炭疽病:在发生初期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防治。

        3、防治条螟:在发生期用敌百虫+杀虫威防治。

3. 大姜管理技术视频

1、补苗、中耕除草

出苗后发现缺苗的应及时用继续催芽的姜种补;后应进行第一次中耕,深3-4厘米。以后每隔20。进行第二和第三次中耕除草,锄土可深至6-7厘米。如遇大雨后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2、追肥

姜是耐肥植物,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应进行多次追肥。最好在姜的生长前期即立秋前分期施下。第一次在苗出齐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第二次在立夏之后,在株间开穴,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第三次在芒种后,于株侧开穴,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第四次在立秋前,在植株另一侧开穴,每亩先施花生麸100公斤,后施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施后培土于植株周围,厚约5厘米左右,以利根茎生长。避免根茎长出地面,但培土不宜过厚。如果姜苗长得较差,则可增施一次追肥,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公斤。

3、排灌

出苗之前,畦土表面宜保持干燥状态,以提高土温,利于出苗。出苗后的整个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到天旱,则在傍晚浇水。在雨季,大雨过后,地内积水时,应及时疏沟排水,避免积水淹没根茎,影响生长或导致病害发生。

4、搭棚遮荫

生姜不耐高温,忌阳光直射,稍喜阴,因此,没有遮荫物时,宜在出土后及时搭棚,棚高1.5米左右,棚上盖草,使田面呈现花影为宜。不宜间种作物,避免影响产量。

4. 大姜管理技术视频盖土

大姜大培土培的深度要达到35厘米左右,有利于后期大姜的健壮生长,培土时间在每年7月上旬,如果姜苗的长势较弱,没有满足5-7个芽,则需要在立秋前10天进行培土

为大姜培土的时候,一般采用机械作业,操作时的速度要慢,并且培土的刀具要窄,能够达到12厘米宽即可,培土后的沟尽量要窄,有利于大姜横向生长,培土时的土壤湿度以手握成团为宜

5. 大姜全程管理技术

1.准备,为使生姜苗齐、苗全并提早生育期达到高产,应播前进行催芽处理。晒姜和困姜从姜窖中取出种姜在阳光下晾晒1天-2天,然后放在11℃-16℃的室内盖草帘3天-4天,前者叫晒姜,后者叫困姜,这样经2-3次的晒姜和困姜即可进行催芽,该过程约需10-18天。

二、生姜的催芽方法

经2次~3次晒姜和困姜的种姜放在20℃~28℃的室内,堆成50厘米-60厘米厚;用麻袋或棉被等保温,进行催芽,催芽前期保持20℃-22℃,中期25℃-28℃,后期22℃-25℃。

相对湿度全期均在70%-80%,有利于壮苗,当芽长1厘米左右时准备播种。

三、生姜的播种密度

生姜的播种密度山东各地采用行距55厘米,株距17厘米-20厘米,亩栽6250株-7500株,可获得高产、较大的姜块,过密则姜块会明显变小。

管理方法

1、遮荫

生姜不耐强光,幼苗期(三马叉之前生长期)尤为严格,华南多搭荫棚,华北则插70厘米-80厘米的姜草于东西行的南侧,立秋以后拔除姜草,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中耕除草。

生姜属浅根系,一般只在出苗后结合浇水中耕一至二次,播后3天-4天,施0.75公斤-1.0公斤除草醚与半湿的细土混匀,均匀地撒在姜沟周围,以后每30天~40天再施除草醚1次~2次,可控制姜田杂草。

2、浇水、追肥和培土

保水性差的砂质土壤于播后出苗前浇2次-3次水,粘壤土保水性好,一般播种时浇透水,直至出苗80%时再行浇水,春夏姜田应保持见干欠湿,夏秋至收获应保持湿润,促其高产,收前7天-l0天停水,以利贮藏。

6. 大姜生产技术

采用绿膜覆盖栽培取得成功,产量可提高20%,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培育壮芽

在播种前20~30天从贮窖中取出种姜,洗去姜块上的泥土,平铺在草苫或干净地面上晾晒1~2天,晾晒时应注意适度,不可曝晒,若阳光太强,应适度用草苫遮阴。将种姜置于室内堆放2~3天,姜堆上覆盖草苫。与此同时严格选种,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或发软的姜块,选取姜块肥大、色泽鲜亮、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做姜种。然后再进行催芽,催芽是生姜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其方法很多,基本原理是保持22~25℃温度条件下催芽20~25天即可达到播种要求,且幼芽饱满粗壮。我地可采用阳畦催芽,即在避风向阳处建阳畦,深0.6m,宽1.2m,长依种姜多少定,在底部及四周铺10cm厚的干草,将晒好的姜摆放其中,姜的厚度以30~35cm为宜,在姜块上盖15cm厚的干草,保持黑暗和疏松透气,最后架上拱架,盖好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帘,保证畦温20~25℃。催芽时应注意姜种保湿,在保证透气的条件下,尽量增加覆盖物厚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催芽标准为芽长0.5~2.0cm,粗0.5~1.0cm。

二、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松软透气、呈微酸性的肥沃壤土,深翻30cm以上,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以上,过磷酸钙50~75kg,整平耙细,高畦栽培,畦宽1.5m包沟,高20cm以上,畦面上开3行10cm深的沟,可种3行。

三、播种

姜种块以50~75g左右大小为宜,出苗早,姜苗生长旺,产量高,若种块太小,则出苗迟,幼苗弱,单株产量低,商品性差,每块姜种上只留一个短壮芽,其余芽全部抹除,掰姜时发现芽基部或姜块断面变褐,应剔除。然后将掰好的姜块放入250~500mg/kg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15min,捞出后随即播种,可促进生姜植株分枝,增强长势,提高产量。我地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到3月下旬播种,比露地栽培提早1个多月。

播种前1h应浇足底水,但不可把垄湿透,以利操作,用平播法排入种姜,即将姜块水平放入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东西沟向,芽一致向南;南北沟向,芽朝西,放好姜种后用手轻轻按入泥中,使姜芽与沟面相平,种姜播后立即覆土4~5cm厚,然后耙平土面。一般667m2栽7500~8000株,用种量300~500kg。

生姜播种覆土后,趁土壤湿润,667m2用1kg除草醚对水20kg,均匀喷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喷药时人员倒退操作,喷药后保持地面湿润。

生姜播种后,用宽1.2m的地膜拉紧于沟两侧的垄上,压紧地膜,沟底与上端膜的距离保持15cm,幼芽出土后,待苗与上端地膜接触时,打孔引出幼苗,5月中下旬撤去地膜。

四、田间管理

1.遮阴生姜不耐强光和高温,5月中下旬去膜后要进行遮阴,8月上中旬去除,方法是用2~3cm粗的竹竿插于畦两侧,再在其上1.7~2.0m处绑横档小竹竿,其上覆草。也可盖60%~70%遮阳率的遮阳网,然后用绳固定。也可在行间插高秆或套种瓜类搭架遮阴,一般遮阴60%较适宜,遮阴不够,作用减少,遮阴过大,植株徒长,产量大幅度下降。

2.肥水管理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半月后第1次浇水,2~3天后第2次浇水,幼苗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65%~70%,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宜,暴雨后注意排涝,立秋后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较多,4~6天应浇水1次,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

发芽期不需追肥,苗高30cm,发1~2个分枝时追1次壮苗肥,667m2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kg,立秋前后结合拆姜棚追重肥,此期为姜膨大期,667m2施饼肥75kg,复合肥50kg,同时结合追肥第1次培土,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2、3次培土。9月中旬追补充肥,667m2施复合肥25kg。

3.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姜瘟病,一般从7月份始发,高温多雨发病重,此病主要采用农业综合防治,如轮作换茬,严格选种等,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将病株四周0.5m内的健株一并去除,挖去带菌土壤,病穴内及四周撒消石灰1kg,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灌根,或50%的代森铵8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以防止病害继续发生。

4.及时收获收种姜可与鲜姜在初霜到来前同时收获,也可提前至立秋时收获,一般不提倡早收,因易产生伤口引起病菌的侵入,鲜姜一般在初霜之前的11月上旬及时收获。